【侨报网综合讯】台湾第56届台湾电视金钟奖上周举行了颁奖典礼,台湾电视剧《天桥上的魔术师》囊括最佳戏剧节目等6项大奖,但随后被曝出80%的特效外包给大陆公司制作。对此,该剧制作人5日承认有大陆公司参与,但比例并非80%。
香港中通社报道,《天桥上的魔术师》由台湾公共电视台斥资2亿元新台币制作,在第56届金钟奖获得最佳戏剧节目、导演、美术设计、最具潜力新人奖、摄影与灯光等6项大奖,成为大赢家。
颁奖典礼结束后,金钟奖评审委员林家齐指出,《天桥上的魔术师》在宣传时标榜特效由“台韩团队合作”,实质超过80%的场景特效由大陆公司制作。然而制作名单中却不见来自大陆的特效师和特效公司名字。
针对特效外包争议,公共电视台4日发出声明回应称,特效为台韩团队合作制作,并无80%特效由大陆团队制作一事。
5日,《天桥上的魔术师》制作人刘蔚然在脸书(Facebook)上发文,坦言合作的韩国特效公司确实转发了部分内容给大陆公司制作,但韩国公司承接的部分仅50%,由他们再局部发出的占全片9%,没有“全片80%皆由大陆公司制作”一说。
台北中时电子报报道,台文化部长李永得6日在立法院表示“没办法硬性规定一定要如何”,未规定多少比例不能外包给台湾境外的厂商,但因文化部补助目的在带动岛内相关产业,所以将来希望以台湾厂商为优先。
对于此番风波,中时电子报发表评论文章质疑:“一部得奖片,一旦有了大陆公司的参与,竟成为众矢之的?值得被拿来用放大镜检视吗?”文章称,台湾电视剧发展史自1960年至今不过60余载,而后配合商业型戏剧的挹注下,业绩突飞猛进,也带起经济效益,1985年古装剧《一代女皇》更创下51.7%空前绝后的收视率,在开放两岸三通达到巅峰畅销两地的《还珠格格》,则是两岸电视剧制作业者通力合作的结晶,“与陆方合作”至今都是收视率的保证。
文章举例称,近日收视火爆的韩剧《辅佐官》及《鱿鱼游戏》风靡全球,这也是韩国政府十年前与民间企业共同投注资金、资源的结果。反观台湾,致力于推动台湾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宏碁创办人施振荣都感概,“台湾文化产业需要时间与企图心,过一天算一天不会有好表现”。
文章称,除了金钟奖,能入围金曲奖、金马奖并获奖的作品,都应该被认同并赞赏,这样才能带起群体感染力,也才能激发出更棒的作品。民进党政府仇共反陆的意识形态不该扩及文化领域。(完)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侨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