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33岁IT男3月底确诊,并于4月15日康复出院,他本月外游返港后再度确诊,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及其团队研究发现,该名病人首次感染与第二次感染中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明显不同,属全球首宗患者于康复后受二次感染,该论文已于今日(24日)被期刊《临床传染病》接受和将会发表。医管局则表示,该名病人已于8月21日出院,又称其出院条件与一般确诊病人一致。
报告指出,在两次的受感染当中,两者的病毒之间共有24个不同的核苷酸。团队在9种蛋白质中发现氨基酸的差异,包括在第一次感染的病毒中发现ORF8蛋白缺少58个氨基酸。
团队认为,这宗个案患者说明从第一次感染至复原几个月之后,康复者也可能再次受到感染,即使患者透过自然感染而具有免疫力,新冠肺炎病毒仍可能像其他引起普通感冒的人类冠状病毒一样,持续在全球人群中存在。
由于自然感染后所具有的免疫力可能只维持一段短时间,因此已受过感染的康复者也应考虑接种疫苗。
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表示,该患者会当新个案处理,但确诊编号不变,维持第564号,并会追踪密切接触者,因患者多在家中,不常接触其他人,会当作输入性个案。
文章来源于: Sinovisi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