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在云南昆明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图片来源:中新社)
【侨报网综合讯】《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领导人峰会12日在昆明举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俄罗斯总统普京、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王储查尔斯等以视频方式出席。古特雷斯发表视频讲话表示,COP15是人类停止与自然作战的契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阿奇姆•施泰纳当天透露,目前,他们与全球环境基金、绿色气候基金等主要伙伴,在138个国家推出了32亿美元的投资项目,用于开展生态系统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古特雷斯就生物多样性框架提5点建议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报道,古特雷斯表示,到2030年,全球生态系统崩溃每年可能造成近3万亿美元的损失,而那些最贫穷、负债最重的国家受到的影响最大。COP15是人类停止与自然作战的契机,到2030年必须扭转形势。
COP15由中国主办,其间将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今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明方向。针对这一框架的制定,古特雷斯还就框架制定提出5方面建议:支持全球所有人享有健康环境的合法权利;支持旨在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的国家政策和计划;推动国家和全球层面核算体系转型,体现经济活动对自然和气候等的真正影响;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一揽子支持,包括财政资源和技术转让;终止对农业等领域的不合理补贴,将相关资金转投生态环境修复领域。
此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阿奇姆•施泰纳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部长级全体会议上宣布,该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承诺:在《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于2022年正式确立后,将立即加大对《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阿奇姆•施泰纳透露,目前,他们与全球环境基金、绿色气候基金等主要伙伴,在138个国家推出了32亿美元的投资项目,用于开展生态系统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所倡导的生物多样性金融项目,正在支持40个国家制定和实施生物多样性金融计划,将为生物多样性筹集大量资金,中国已于近期加入该项目。
多国首脑呼吁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
多国首脑在视频发言中表示,各国要凝聚共识,共同行动,致力于恢复生物多样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普京表示,俄方始终致力于负责、连贯、系统地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当前,俄罗斯正在落实可持续发展综合战略,以保护和繁育稀有濒危动植物、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等。
“此次会议再一次证明,保护自然仅靠某一国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是一个事关所有国家甚至全人类的事业。俄方完全支持在保护动植物种群,保护大气和水资源等问题上加强国际合作。”普京说。
“地球生病了,人类也不会健康。”马克龙表示,对生物多样性多一些保护,就能减缓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法国已决定自2030年起不再进口他国毁林制品,希望欧盟层面也能作出承诺,并希望更多国家加入其中。
马克龙说,只有各方重视并行动起来,才能保证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得到有效落实。希望本次大会能通过一个富有雄心、符合期待、帮助更好应对挑战的生物多样性框架。
各国正以各种方式恢复生物多样性
正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于12日晚举行“高级别会议•部长级平行圆桌会议Ⅰ”。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围绕“生物多样性恢复之路”分享各自的经验做法,全球生物多样性恢复之路呈现“多样化”。
新西兰保护部部长Kirtapu Allan称,新西兰规划了一批保护自然的相关项目,并为之投入12亿美元。新西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创新做法是让当地原住民参与其中,原住民能够运用他们的传统自然知识,实现更好的保护生物多样性。
澳大利亚环境部部长Sussan Ley说,澳大利亚已采取具体措施并投入巨资,努力促进生物多样性恢复。此外,澳大利亚近年来建立了两个新的海洋国家公园以及78个保护区,探索更好、更广泛的生物多样性恢复之路。
乌干达环境部国务部长Beatrice Anywar称,乌干达重视立法保护生物多样性,政府已修改了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值得一提的是,乌干达有专门针对大猩猩、大象、长颈鹿等物种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且已落实执行。
尽管全球多数国家都在尝试以各种方式方法恢复生物多样性,但与会各国代表均认识到,全球在2010年拟定的20个原定于2020年实现的保护物种和生态环境的目标绝大部分未能达成。
他们一致认为,COP15是一个关键时刻,必须在今后10年采取更多行动,阻止并逆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局面,最迟在2030年让生物多样性走向恢复之路。(完)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侨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