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美国新闻 美国新闻 关注:2 内容:50352

    白俄罗斯“迫降门”背后 是西方与俄罗斯间的角力?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美国生活 > 美国新闻 > 正文
    • 美国新闻
    • 大版主
      Lv. 27

      【侨报网综合讯】白俄罗斯让客机“迫降”在明斯克事件仍在发酵,美欧等国的反应愈演愈烈。虽然目前事件的真相尚处“罗生门”,但欧盟领导人已决定对白俄关闭领空,并表示将采取“有针对性的经济制裁”。就在俄罗斯方面对西方的“震惊”感到震惊之际,越来越多的分析认为,此次白俄事件的背后,说到底,仍是美欧与俄罗斯之间的角力。

      白俄罗斯即将不可避免地被孤立?

      爱尔兰瑞安航空公司一架从希腊雅典飞往立陶宛首度维尔纽斯的客机23日因炸弹威胁紧急降落在明斯克国际机场。飞机经检查未发现爆炸装置,随后白当局逮捕了乘坐该趟航班的一名白俄罗斯反对派记者普罗塔谢维奇及其女友。这一举动引发了美国及欧盟各国的强烈批评,在他们看来,白俄此举与“炸弹无关”,目的只在逮捕普罗塔谢维奇。

      24日,总统拜登率先表态,谴责白俄的同时,呼吁展开国际调查并要求立即释放普罗塔谢维奇。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当天也发表声明,要求白俄释放被捕记者,并决定禁止白航班飞越欧盟领空以及尽快扩大对白方人员和实体制裁。

      据香港中通社消息,多数分析认为,连接欧洲和俄罗斯及亚洲的航班很多要飞经白俄,如果西方国家对白俄航空禁令付诸实施,后者将不可避免被孤立,其与相关国家的人员往来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白俄罗斯“迫降门”背后 是西方与俄罗斯间的角力?

      图为明斯克国际机场的飞机。(图片来源:美联社资料图)

      欧洲指责莫斯科默许“迫降”俄方:恐俄强迫症

      去年8月,白俄总统选举引发的政治风波极大冲击了白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当时卢卡申科以80%的支持率获得连任。但西方国家普遍认为存在选举欺诈,并在此后一年毫不掩饰对卢卡申科政府的厌恶。眼下,因一名反对派记者引发的“炸弹迫降”事件将白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彻底推至了危险的边缘,这表面看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其背后或许隐藏着更多政治考量。

      中新网提到,事发后,白俄外长马克伊公开表示,客机降落后的10到15分钟内,西方政客而非相关专家就开始谴责白俄,白俄方面认为这是“有计划的挑衅行为”。

      俄罗斯对白俄罗斯立场表示了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指责俄罗斯背后参与或至少默许了该事件。据路透社消息,英国外交大臣拉布日前表示,他怀疑瑞安航空事件能够发生,“至少得到了莫斯科的默许”。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5日对此回应称:这是一种“恐俄强迫症”,无法清醒地评估状况,执意要在一切问题上指责俄罗斯。俄方不同意此类指责,但在耐心观察。

      “拜普会”前西方制裁白俄 意在向俄施压?

      因此,不少舆论分析认为,西方是在借此次迫降事件表明对白俄罗斯政府的态度——通过加大对白俄罗斯的制裁,向俄罗斯进一步施压。

      白俄政府近日逮捕普罗塔谢维奇,美欧反应强烈要求立即放人,俄罗斯则力挺白俄政府。显然,白俄罗斯成为了美俄利益冲突的又一焦点。

      此次迫降事件发生的另一个关键时间点在于,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下月16日在瑞士举行会谈,寻求重建两国关系。香港《大公报》指出,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所长罗戈夫25日表示,拜登政府内部有不同的小团体和派别,反对美俄达成共识者大有人在。

      据悉,两党议员均对拜登撤销对“北溪2号”项目制裁感到不满,共和党更借机指责拜登“对俄软弱”。内布拉斯加州共和党籍参议员萨斯重提普京“打压反对派领袖纳尔瓦尼”及“纵容白俄拦截客机”等指控,形容他是“害怕本国人民的犯罪分子”,还批评拜登此时与普京举行会谈,是为俄罗斯送上大礼。

      白俄罗斯方面则似乎并不想成为西方与俄罗斯角力的“炮灰”。马克伊表示,白方无意让局势恶化,多次强调并表示愿与所有国家发展正常关系,但对于挑衅白俄罗斯及其人民的行为将予以回击。

      新华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上述表态表明,白方不会主动寻求与西方国家关系恶化,但也不会对相关国家的挑衅行为忍气吞声。(完)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侨报网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 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