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近日,德国一名加油站员工因要求顾客佩戴口罩而惨遭射杀,这是德国暴发新冠疫情以来,第一起与防疫法规有关的杀人案件。
北京《环球时报》援引德国《南德意志报》报道,这起案件发生在9月18日,德国西部伊达尔-奥伯施泰因(Idar-Oberstein)的一处加油站,行凶者为49岁的当地居民,受害者是在加油站兼职打工的学生,年仅20岁。目击者称,受害者在收银时要求该顾客戴上口罩,两人随即发生了短暂而激烈的争吵。该顾客先是离开,一个半小时后返回,这次戴了口罩,但当他把啤酒放上收银台时又摘下口罩并与收银员再次发生争吵,最后顾客掏出一把手枪,朝收银员头部开枪,致其死亡。
据法国《欧洲时报》德国版的微信公众号“道德经”报道,枪手在案发第二天上午到警局自首,他供称事发当晚自己去加油站的便利店买啤酒,收银员因其未戴口罩而没有把酒卖给他,他当时非常生气,因为新冠疫情对他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他觉得自己已被逼到了角落,“没有其他出路”,只能“发出信号”。因此,他回到家中,带上了一把左轮手枪,于当晚9时30分许再次返回加油站。他戴着口罩进入商店,拿起了一提啤酒到收银台前结账,并当着收银员的面摘下了口罩。当收银员指出应遵循口罩佩戴规定时,他拔出了手枪……
在审讯时,行凶者承认,自己是“有针对性”地瞄准了受害者的头部。
但该枪手同时表示,需要对整件事负责的是受害者,因为他本人“已经执行了规定”。
警方在搜查嫌疑人住所时发现了涉案凶器和其他武器弹药,该嫌犯没有持枪证,武器来源仍有待进一步调查。
当地检察官称,这是德国第一起与防疫法规有关的杀人案件。这起枪击案在德国引发热议,德国网民将“口罩规定”这一话题送上了推特(Twitter)热搜,有网民表示:“网上的仇恨是真实存在的,言语可以变成可怕的行为。”
德国各州去年4月开始推行“口罩令”。图为去年7月27日,慕尼黑街头的行人。(图片来源:新华社)
据此前报道,从2020年4月底开始,德国全境16个州都开始实行强制“口罩令”。疫情一度缓解,但防疫措施放宽后,德尔塔(Delta)变种毒株来袭,德国开始了第四波疫情。
大陆央视报道,当地时间9月19日,德国总理府部长布劳恩拒绝了德国法定健康保险医生协会提出的在10月底取消所有防疫限制的要求,理由便是秋季还可能出现新一波疫情。
最新官方数据显示,截至本月19日,德国累计确诊病例4142116例,全国仍有约2000万人尚未接种疫苗。对此,布劳恩指出:“这充分表明,在最坏的情况下,新一波疫情造成的影响将有多大。我们只能承诺在疫苗接种比例显著上升时解除防疫管制措施——即当我们能实现群体免疫的时候。”(完)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侨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