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中国首个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对奥密克戎感染的作用如何?18日,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市传染病与生物安全应急响应重点实验室、华山感染张文宏教授团队与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范小红教授团队、临港实验室共同合作的研究发表,结果显示中国国产抗新冠病毒药物VV116对非重症奥密克戎感染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可显著缩短2-3天。
张文宏资料图。(图片来源:中新社)
可缩短患者核酸转阴时间
综合微信公众号“华山感染”、上海第一财经报道,张文宏领衔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于18日发表在《Emerging Microbes&Infections》杂志上,这也是中国研究人员发表的首个关于中国国产抗新冠药物对奥密克戎感染研究结果的经同行评议的文章。
研究的主要重点是病毒清除时间。研究数据提示,在首次核酸检测阳性5日内使用VV116的非重症奥密克戎感染患者,其核酸转阴时间为8.56天,小于对照组的11.13天。有症状的患者中,在研究的用药时间范围内(首次核酸阳性2-10天)给予VV116,均可以缩短患者的核酸转阴时间。
另据上海上观新闻报道,在同一赛道上,目前海外有辉瑞的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默沙东的Molnupiravir(莫那匹韦)、吉利德的瑞德西韦3款药物获批。如果将“转阴时间长度”(VV116可以缩短2-3天)作为观察指标,可以发现抗病毒治疗能够显著缩短病毒核酸转阴时间:
行业媒体“新康界”援引的深圳三院4月17日新冠患者(奥密克戎)抗病毒治疗临床案例数据显示,使用辉瑞Paxlovid进行干预治疗的患者,其核酸转阴平均时间相比对照组缩短了3天左右;相比于对照组,默沙东Molnupiravir(莫那匹韦)药物干预组的转阴时间中位数大约也缩短了2-3天左右。仅就这三组数据来看,海内外新冠口服药或许都有助于加快患者康复,缓冲医疗系统被挤兑压力。
无严重不良事件
在药物安全性上,VV116组共报告9例不良事件,无严重不良事件,其中7例为轻度肝功能异常,均在未干预的情况下得到解决。“VV116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口服抗病毒药物,在奥密克戎感染的早期表现出更好的表现。”研究团队写道。
这项研究纳入了2022年3月8日至3月24日期间的136名新冠阳性入院患者(非重症),其中VV116组60人,对照组76人。在所有参与者中,11%接种了疫苗,0.7%接种一剂部分疫苗,45.6%完全接种两剂疫苗,42.6%接种了第三剂加强剂。
由于这是一项开放、前瞻性研究,纳入的样本量有限,并且所有受试者均未发展为重症或危重症。因此该研究未能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进一步分析VV116是否对于奥密克戎感染重症化具有预防作用,仅初步评价了轻症患者中核酸转阴这单一指标。
目前中国多项抗病毒药物的II-III期研究正在或准备开展,瑞金医院宁光院士正牵头一项辉瑞新冠药Paxlovid和VV116的“头对头”临床对照研究,华山感染张文宏团队也参与其中,更大规模的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结果,将为进一步评估药物对于临床恢复时间、临床重症预防及死亡率降低的具体作用提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东吴证券此前分析指出,VV116于2022年1月中国临床试验启动;目前已获得乌兹别克斯坦定价出台,本月底很可能披露三期临床数据、6月份很可能获批上市。“参照VV116在乌兹别克斯坦定价,我们预计中国国内一人份定价可能在600(人民币,下同)至1000元。”
据悉,VV116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售价为约1248元。(完)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侨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