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在13日举行的中国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集中回应了近期煤炭、电力供需紧张问题,今冬明春中国煤炭供应是有保障的,民众冬季取暖的能源供应是充足的。
今年4月1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小黄山站附近,乌(北)将(军庙)铁路存轨基地附属施工陆续展开,乌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全面开工。据介绍,乌将铁路全长约257公里,线路起自乌北站,途经多个产业园和工业区,至准东煤田将军庙矿区,是一条以煤炭运输为主的铁路运输大通道。(图片来源:中新社)
北京《新京报》报道,为应对煤炭、电力供需紧张局面,中国已经采取推进煤炭增产增供、电价改革、煤电机组应发尽发、煤炭中长期合同全覆盖等手段。
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余兵表示,在各方努力下,10月份以来,中国电力供需紧张形势已经有所缓解。目前,中国统调电煤库存8199万吨,可用天数是15天。
东北地区因对居民拉闸限电一度登上热搜,近期,当地电力供需紧张形势已有缓解。中国国务院国资委财管运行局负责人刘绍娓表示,9月27日以来,电网企业东北地区日均发受电量稳定在12亿千瓦时以上,没再发生拉闸限电事故。
在当天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表示,近期的能源供需紧张实际上是一种大的全球能源供应形势,也是中国开展能源保供工作所必须面对的复杂形势。从中国情况看,煤炭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一直发挥重要作用。根据近期供需形势的需要,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相关地区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推动具备增产潜力的煤矿尽快释放先进产能。
赵辰昕表示,随着相关工作陆续开展,阶段性成效已显。今冬明春,中国的煤炭供应是有保障的,中国有能力保障好能源供应。
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明表示,9月份以来,国家电网经营区有17个省份实施了有序用电,日最大规模已经超过了3900万千瓦,影响程度远超今年年初极寒天气和夏季负荷高峰时段。
即将进入冬季,北方地区电力供需形势更加棘手。李明表示,冬季是北方地区的用电高峰期,同时又是水电枯水期,水电电量大幅下降,再加上热电联产机组供暖期,将呈现“三期相遇”的复杂局面。
中国国家电网预计,这个时期最大负荷将达到10亿千瓦,超过历史同期的9.7亿千瓦电力水平。总体来看,将呈现电力紧平衡状态,局部也存在硬缺口,电网的保供电压力较大。(完)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侨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