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同煤集团一座矿井生产出大量的煤炭。(图片来源:中新社资料图)
【侨报网综合讯】40年最大洪峰、铁轨悬空铁路中断、上万人连夜转移、停产煤矿60座……近日持续强降雨及其伴生的系列灾害让山西省备受关注。在中国因煤炭供应趋紧、能耗双控政策制约带来煤炭涨价、多地限电限产的大环境下,这轮强降雨会对煤炭保供和价格产生什么影响?作为中国产煤大省,部分山西煤矿停产会带来多大影响?
产煤大省停产60座煤矿
据山西省应急管理厅8日消息,受强降雨影响,此次汛情山西各地共转移人员54947人,停产煤矿60座、非煤矿山372座、危化企业14家,停工在建工程1035个,关闭景区166个。
继7月份河南地区遭遇暴雨洪灾之后,毗邻省份山西在国庆长假期间也迎来罕见大雨。10月2日至7日,山西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导致山西多地出现内涝、地质灾害、洪水等灾情,山西省启动地质灾害Ⅲ级应急响应。10月5日,晋中市、吕梁市、临汾市先后发生多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众所周知,山西是中国第一大产煤大省。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共完成38.4亿吨,山西原煤产量为10.63亿,同比增加8.2%,超过全国原煤产量的四分之一,成为国内历史上第二个原煤年产量超过10亿吨的省份。并且在产量上超越内蒙古,重新成为全国第一大产煤省份。
山西省能源局9月6日公布的《全省生产煤矿生产能力公告》中,包括已取消(可恢复)的部分煤矿在内,共有682座煤矿在列,年产能自几十万吨至两千万吨不等。
给煤电供应不足“雪上加霜”
由于当前中国多地出现供电紧张,“燃煤之急”迫在眉睫的当下,山西于9月29日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天津等14个省(区、市)签订四季度煤炭中长期保供合同,保障能源供应。但近日突如其来的强降雨,致使山西60座煤矿停产,也引发了人们对煤炭市场缺口的担忧。
独立煤炭市场分析师黄腾近日在接受广州《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山西因受灾而导致部分煤矿停产,无疑会给供应不足“雪上加霜”。
在黄腾看来,动力煤主产区位于陕西和内蒙古,并且国有大型煤矿可以积极增产,弥补一部分缺口。但在炼焦煤方面,本次山西炼焦煤煤矿多在受灾范围之内(临汾、蒲县等地),“这是其它地区难以用增产来弥补的。特别是优质强粘结煤,恐怕会进入非常紧缺的一段时期。”
不过,目前山西省内仍有超过600座煤矿仍在正常生产。晋能控股集团山西大同煤矿一位相关人士表示,暴雨只对山西部分地区造成影响,“山西大同这边的煤矿都安然无恙,仍然在开足马力生产,不会影响到煤炭供应。”
据中国煤炭资源网了解,运输受影响较为严重的是山西南部地区,中、北部的大同、朔州、忻州、吕梁北部、太原受影响较小。
综合来看,本次强降水对山西煤矿保供确有影响,但短期冲击随着道路的修复、通车将很快过去;而部分停产的露天矿随着降水的减弱也将很快复产。(完)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侨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