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副司长高光明介绍说,德尔塔变异株特点是传播力强,传播速度快,所以所有的疫情防控措施就突出一个“快”字,提高各项防控措施的速度和效率,来保证高质量的防控,一定要在疫情扩散之前筑好社区防控的防控墙。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副司长高光明
高光明表示,一是科学分区决策要快。要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流调,迅速甄别社会的风险点,迅速科学划分中高风险封闭管理区,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防控策略,核心目的就是要尽可能把疫情在最快的时间内压缩在最小的区域里。
二是基层预警反馈要快。比如医疗机构,强调预检分诊、强调首诊负责制,要及时甄别到医疗机构主动就医的人群当中的高风险人群;药店要提高发热等症状的识别监测敏感性;像超市、农贸市场等社会的功能服务单位,要制定疑似疫情发生时的应急预案;像街道乡村,要不断提高各方面的防控能力,要健全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在疫情来临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强调密接等高风险人群集中隔离要快。这方面各地都在不断提高速度,调集资源,加大高风险人群的集中隔离。高光明介绍,北京原来要求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的时间是当日清,现在要求基层收到名单之后8个小时要把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到集中隔离点。这8个小时对于基层来说,有大量工作要做。拿到名单之后,首先要和社区点上的工作人员联系。确认之后电话要联系上,然后社区的医务人员、CDC工作人员要入户进行流调,流调了解一些基本情况,同时还要对集中隔离人员,特别是他的家庭环境,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采样,然后这些信息全都确定了,再通知120准备运输的车辆,把密接人员集中闭环转移走。
四是各方联动信息传递要快。疫情当地要构建高效无缝衔接的信息系统,确保信息传递精准及时。“比如核酸检测10人份混合在一起,要回溯这10个人,如果是阳性可以进行复核,听起来很简单,当检测数量上百万时,要想从茫茫人海中捞出这10个人,实际上难度是非常大的,就必须要求有精准、无缝衔接的高效率的信息系统。”高光明表示,如果信息系统到位,可能这个问题要解决只是几分钟的问题。所以信息系统非常关键。跨区域要及时共享疫情地区流出人员的信息,流入地要严格按照时限要求,做到当日收、当日清。
文章来源于: Sinovisi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