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去年2月至今,台湾本地确诊累计3748人,死亡人数共29人,其中17死都是在5月14日以后发生,有慢性病者14例、无慢性病2例、不详1例,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HCA)高达7例,在医院死亡10例,其中3例是死后采检确认的。
台北市24日起所有急救责任医院加入快筛行列,共新增20个快筛站点。图为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忠孝院区快筛站。(图片来源:中央社)
到院前死亡占四成
中央社报道,继23日台湾新增6例死亡病例、为单日新增最高,24日又新增6例死亡病例,年龄介于60多岁至70多岁。指挥中心表示,除一人是到医院前死亡,其余都是发病后经检验确诊后死亡。
台北中时新闻网报道,24日公布新增6例死亡个案,2女4男,有2人70多岁,其余4人是60多岁。除2人没有慢性病史外,其余几人都有慢性病史。至于没有慢性病史的死因,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发言人庄人祥表示,疫调过程较仓促,尚未掌握潜在病史,但不代表没有慢性病史。
台湾此波疫情,到院前死亡比率高达总体死亡人数的四成,庄人祥表示,看起来原因包含独居,或是年纪大了,或原本心肺功能就不好,以至于还来不及诊断。
高龄是罹患重症的高风险群
此外,指挥中心医疗应变组副组长罗一钧表示,最新统计,已有84个病患使用呼吸器,比前一天增加18人;从最早有人发病的4月15日至今染疫3255人中,60岁以上长者,截至24日共有1228名确诊,其中234位重症,重症率19.1%。
罗一钧表示,从临床案例看起来,高龄者确实是罹患重症高风险群,可能与慢性病有关,因此把60岁以上对象列为公费疫苗接种的优先顺位。
陈时中:研议延长警戒期
陈时中24日首度把“本地334例、校正回归256例”,加总为增590例,他坦言,确诊数须待“回归校正”后,再观察疫情才较正确。
24日新增的590例中,双北仍是重灾区,新北276例最多,板桥就有77例;台北市247例次之,高达104例都在万华区,至于不明感染源,首度破百为101例,累计增加至581例。
据悉,台北、新北地区自15日起升级到第三级警戒,但现阶段本地确诊病例数仍居高不下。陈时中表示,岛内三级警戒暂时维持至5月28日,但证实经专家建议正在研议延长。目前,病例较多的台北市万华区及新北市板桥区以外区域的染疫人数亦呈上升趋势,有专家质疑疫情已往外扩散。
“校正回归”后,5月17日起至22日,连续6天确诊数都将近400人,其中17日最多,有476人。陈时中指出,目前“校正回归”后大致可以发现,病例数最高仍然落在5月17日,15日到17日之间是高峰期,疫情愈严重的地方,校正愈多,也是这段时间塞车的原因,希望透过这几天策略调整,慢慢校正后,让回归情况可变少,回归后的确诊数,对趋势较能精确分析,希望本周能陆续归定位。
至于各县市阳性率,陈时中表示,台北市快筛阳性率掉到5.9%,新北市维持4%。(完)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侨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