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台空军近日在答复立委的书面报告里证实,中山科学院(中科院)在2019年开始执行下一代先进高性能战机关键技术研发,且藉由美台军事交流会议搜整关键技术及先进武器获得的可能性,以提升下一代战机研发能量。
台研台制的新式高级教练机,2020年6月首飞展示,编号11001“勇鹰”。(图片来源:台北《中国时报》)
台中科院宣称研发新战机
综合台北《中国时报》、中央社21日报道,台湾中科院院长张忠诚此前在立法院表示,下一代战机研发案在第一阶段有两案,分别为整体设计与发动机,进度顺利且超前,预订2024年完成。张忠诚说,发动机研发案经费编列88亿元(新台币,下同),设计经费编列17亿元,两案进度均正常。
台空军近日以书面报告答复立委表示,除持续掌握中科院研发进度与各项风险外,也将积极强化美台交流,适切评估下一代战机的各项方案。
相对于中科院宣称已进入下一代战机的整体设计与发动机研发,台空军的态度保守许多,仅强调积极和美方交流。据了解,中科院研发的下一代战机发动机案代号为“织女星计划”,全案列为机密,是中科院26项前瞻计划之一。
前中科院长张冠群于2017年在立法院备询时曾表示,“织女星计划”已建案,初期执行6至8年,10年后下一代战机的雏型就能出来。
熟悉台防务的前立委、“国政基金会国安组召集人”林郁方,5年前听到中科院要研制战机发动机,就酸讽实在“吹很大”“玩很大”。林郁方还说,搞“国防科技”最忌好大喜功,就算花10年,中科院都造不出战机引擎。
另一位退休的中科院人士说,所谓“织女星计划”,只是提升现有战机引擎的推力,与研制新战机引擎完全是两回事。
台军计划美提供发动机台参与制造
事实上,军方内部也有质疑,认为军种既没有提出下一代新战机的作战需求,也没有做系统分析,中科院做法是先争取预算。即使做不出来,也会有一番理由解释。
不过,中科院也有人认为,政府全力推动“国机国造”政策,现正在做勇鹰高教机,还要造初级教练机,中科院编列预算研制下一代战机发动机,借此留住研发人才与能量,确有必要。
前“国防部长”冯世宽任内,于2017年成立台空军“航空科技研究发展中心”,专责“国机国造”督管、下一代战机概念设计和参与研发作业,执行各项测试评估作业。
军方相关人士透露,按照台空军的建军计划,预订在2029年才提出下一代战机建军案,最理想的情况是美国售台,若是自制,应比照“经国”号战机(IDF)研制模式,由美方提供发动机,在台设计与制造。
据悉,瑞典JAS39战机、韩国KF-21,都是使用美国发动机。
潜舰台造 6月完成压力壳船段建造
台方除了计划自制战机外,台“国防部”近日书面报告指出,6月底前将完成新型两栖船坞运输舰交舰、新型救难舰安放龙骨及潜舰压力壳船段建造。12月底前高效能舰艇(塔江级舰)第二、三艘下水,逐步建立自主造舰产业链之目标。
台“国防部”报告近日指出,为达成“国防”自主目标、满足建军备战需求,近年来积极结合各部会资源与民间产业能量,聚焦于“推动国机国造”“执行国舰国造”“奠基武器研发能量”“强化对中科院管考”等要项。
报告指出,“国机国造”以新式高教机为起始,凝聚科技能量,同步研发航电等关键技术,作为下一代战机自制目标之基础。新式高教机去年已交军2架,预计今年接收8架,管制于2026年完成交机目标。
在奠基武器研发能量方面,报告指出,委由中科院执行武器装备研发,置重点于航天、造船及资安关键技术,以厚植“国防”科技能量。
报告指出,就立院对“海空战力提升计划采购特别预算”之指导,“国防部”将落实对中科院项目管理及强化监督考核,另这次特别预算释商金额达1800余亿,可有效带动造船业、营造业、机械业、信息及通信业等民间产业发展,激励民间投资、提升技术产能,促进经济稳定成长,增加“国防”产业竞争力。(完)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侨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