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美国新闻 美国新闻 关注:2 内容:50352

    “去中国化”愈演愈烈 台课本只剩364字介绍辛亥革命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美国生活 > 美国新闻 > 正文
    • 美国新闻
    • 大版主
      Lv. 27

      【侨报网综合讯】在民进党当局营造“去中国化”的氛围下,台湾很多青年学子误以为10月10日是“台湾光复节”,浑然忘了这一天是辛亥革命110周年。近日有岛内学者表示,60年前台湾的初中历史课本中有多达6000字叙述辛亥革命的内容,现在只剩下360多字。

      “去中国化”愈演愈烈 台课本只剩364字介绍辛亥革命

      游客在台北与孙中山雕像合影。(图片来源:中新社资料图)

      “6000字”删至“360字”

      综合台北中时新闻网、香港《大公报》12日报道,在台湾学界,对辛亥革命的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指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广义则往前推至1894年兴中会成立。

      台湾嘉义大学教授吴昆财分析过去5个版本的台湾初中历史课本,1964年以2章17页篇幅,逾6000字忠实呈现辛亥革命背景、过程、结果,推崇孙中山革命成就,同时也是唯一大书特书“三民主义”的版本。到了1983年,辛亥革命缩为1章10页,广义文本砍半,但仍有2497字,狭义文本有1369字。

      李登辉上任后是“分水岭”。1994年台湾编译馆最后一版初中历史课本,辛亥革命文本再砍半,论述简略。吴昆财直言,这个版本对辛亥革命“缺乏温情与敬意”。之后情况更不堪。2012年版本广义只剩472字,狭义仅剩212字;2020年广义只剩364字,狭义剩139字,岛内学生对辛亥革命一知半解,当然谈不上建构史观,更不可能对这段历史有任何敬意或认同。

      在人物方面,除了孙中山,完全不见黄兴、陆皓东、黎元洪等重要人物,历史学上的人、事、时、地等学术原则完全失去作用,成为一本“没有脸谱”的历史课本。

      学生不知道岳飞、孙中山

      据台媒报道,2020年版本仅用139字记载建立民国,用102字论述辛亥革命的意义,并且称“虽然这场革命改变中国的国家形态,但起事仓促,未能充分巩固‘主权在民’的立国宏规”。吴昆财说,如此简略、模糊的文本叫青年学子如何掌握史实,进而评论革命的意义?更何况“仓促起事”和“巩固主权在民”没有必然因果关系,如此将误导学生,使学生无法正面认同武昌起义。

      此外,台湾作家吴淡如近日也在节目中批评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导致很多小朋友竟然不知道孙中山是谁。台中广董事长赵少康还透露,鸿海创办人郭台铭说他女儿竟然不知道岳飞是谁,直言现在中学生不知道岳飞、孙中山正是民进党当局刻意“去中国化”的结果。

      台北中时新闻网发表评论指出,民进党就是为了衔接“台独”史观,“积极”删减历史教科书与古文,不认识孙中山、岳飞这些中国人,不正是他们的目的吗?

      台教师批评蔡当局歪曲史观

      香港《大公报》报道,对于民进党当局搞“台独”教育、以致历史课本关于辛亥革命的内容只剩下300多字,从事历史教育工作37年的台北市内湖区中学老师曹若梅表示,民进党当局推行“台独”课纲,刻意歪曲中国历史,妄图割断两岸文化历史联结,并以此蒙蔽台湾民众,造成台湾青少年一代历史记忆混淆和认同扭曲。

      曹若梅说,民进党当局为了实现“去中化”,在编排教科书时搞了很多小动作,比如现在的台湾初中历史课本内容过于精简、用字遣词深度不足、前后文间经常欠缺逻辑性,选择性的淡化、简化历史事实。例如,台湾新版初二上学期历史课本,出版商必须依照台当局规定的新课纲把商朝之前的历史统统删除,之后的王莽篡汉、三国等内容都消失了。此外,新课纲虽然也有放黄花岗起义的照片,但是照片很小,而一位原住民棒球手的照片却很大,如此差别待遇,就是为了强调“台湾主体意识”。(完)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侨报网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 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