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3日,为期7天的中国“十一”长假进入第三天,旅游市场可谓是红红火火,“中国风”旅游走俏,多地掀“红色旅游”热。
人们2日在河南省郑州市的河南博物院参观春秋时期青铜器。(图片来源:中新社)
中新社旗下“国是直通车”报道,观察飞猪平台上的消费趋势可以发现,年轻人的旅游轨迹正在走进乡村、承载着中国革命的“红色旅游”目的地、记录着华夏文明的博物馆以及家乡的山水间。深度发现大好河山之美的“中国风”火了。
重温“红色记忆”、参访革命遗址、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旅游”成为年轻人“十一”旅游的新亮点。飞猪平台上,“90后”红色旅游预订量环比增长超100%,“00后”增长超130%。南昌、遵义、延安、井冈山等成为“红色旅游”热门目的地。
博物馆、考古、天文等文旅融合的体验受热捧,相关商品预订量环比增长超450%。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搜索热度较高。
“十一”期间,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景区景色如画,游客们纷至沓来,在画里乡村欢度节日。图为1日,世界文化遗产宏村游人如织。(图片来源:中新社)
武汉极目新闻报道,针对景区人流量过大的情形,继1日后,山东泰山景区2日再次发布《关于暂停销售夜间时段门票的通告》。通告显示,北京时间2日16时至3日5时的门票预约数量已经达到岱顶最大瞬时承载量(1.9万人)的临界值。网民拍摄的短视频显示,泰山的登顶道路凌晨出现拥挤,游客前行也非常缓慢。有网民表示,爬累了就停会儿,后面的人会把你推上山的。也有网民调侃,压力“泰”大了。
除泰山外,安徽黄山、四川九寨沟等热门景区也迎来了客流高峰。据大陆央视新闻报道,1日,安徽黄山境内的杭瑞高速迎来车流高峰,日车流量激增到4万多辆。
另据《武汉晨报》报道,与中国众多景区“人从众”不同,今年“十一”期间,刚从新冠疫情中走出来的湖南张家界景区显得颇为冷清。城际高铁在张家界西停靠后,几分钟时间,所有乘客就已下车完毕。载客司机说,往年游客多的时候,十几分钟,人都没能下完。未到深夜,武陵源景区道路已不见车辆行驶。一家客栈老板说“这是多年来,过得最冷清的一个‘十一’”。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侨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