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美国新闻 美国新闻 关注:2 内容:50352

    侨报网评:甘肃白银“致命”马拉松,天灾还是人祸?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美国生活 > 美国新闻 > 正文
    • 美国新闻
    • 大版主
      Lv. 27

      【侨报网讯】22日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景区举行的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致命的马拉松比赛”。当天比赛突遭极端天气,21名参赛人员不幸遇难(几乎都是被冻死)。对此,白银市市长张旭晨表示,该事件是一起因局部天气突变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作为赛事主办方,深感内疚和自责。赛事运营方甘肃晟景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亦表示此次事故是因天气骤变,天气预报也未显示当天有恶劣天气。

      侨报网评:甘肃白银“致命”马拉松,天灾还是人祸?5月23日,甘肃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景区内的救援车辆。(图片来源:中新社)

      赛事主办方和运营方将一场造成21人殒命的重大运动赛事安全事故仅归咎于“天气突变”,这显然难以服众。究竟是“天灾”还是“”,目前各方的一切辩解都都显得苍白无力。此次事件可谓戳穿了当前中国马拉松比赛的泡沫。

      最近几年,马拉松在中国遍地开花。数据显示,2017年在中国体育总局登记注册的赛事场数达到1102场,参赛规模达到498万人次。与此对比,2015年全中国赛事数量134场,2014年仅为51场。不过4年间,增长20倍有余。然而,与举办场次和参与人数逐年飙升对应的,却是主办方组织能力、服务水平的落后,各种事故层出不穷。有媒体统计,仅2014到2016年这3年就有12名跑者猝死。其中2016年3月的广东清远马拉松,被媒体戏称为“最受伤”马拉松,总计2万名的参赛选手中,有1.2万人接受救治。

      马拉松成了“香饽饽”,固然与人们运动热情高涨有关,但背后也不乏政府和市场的“暗中助力”。近些年,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举办一场马拉松比赛,场地、器材等投入颇小,却能有效拉动区域消费,提升城市影响力。而广阔“钱途”诱惑下,一些机构、公司也竞相做起了马拉松生意,甚至滋生出一条从申赛到筹赛再到办赛的完整产业链。但问题在于,利益链条上的各方,多是一门心思在商言商,对怎样科学办赛、专业办赛考虑太少,让赛事的体育味、专业性都大打折扣,漫长的马拉松赛道也变得不再纯粹。

      就拿此次石林山地马拉松比赛来说,有资深跑友就称,此次事故本可避免,但遗憾的是主办方和运营方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比如,从新闻报道的画面中看到,一些选手只穿着薄薄的衣衫,装备明显不足。其认为,主办方没尽到强制性检查参赛选手装备的责任。此外,主办方应该考虑周全,至少在越野赛沿途布局有工作人员和救援人员,但本次比赛几乎都没有。

      不可否认,马拉松及越野赛是一项高强度长距离的竞技运动,也是一项高风险的竞技项目,但它并不是危险的荒原,也不是把选手放入生死考验之地。不管是越野赛还是城市马拉松,它不是一场营销、欢乐秀和嘉年华,而是一项需要周密筹划和执行的系统工程,无论是赛事组织、服务补给,还是信息发布、安全保障,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专业标准施行。只有这样,马拉松才能跑得得更安全、更长久。(李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侨报网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 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