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29日在北京介绍称,中国的慕课(大型在线网络课程)数量和学习人数目前均居世界第一位,而且还在快速增长。
图为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首页。
中国上线慕课数量超5万门 选课人次近8亿
综合中新社、中新网报道,中国教育部29日召开发布会,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和应用进展成效。该平台于28日正式上线。
吴岩介绍称,中国慕课从2013年起步,教育部遵循“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支持各方建设了30余家综合类和专业类高等教育公共在线课程平台和技术平台。截至2022年2月底,中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5万门,选课人次近8亿,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人次超过3亿,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并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仅2020年春季学期,就有108万高校教师开设了110万门在线课程,2259万学生参与学习。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不断深化,高校教师使用混合式教学比例已经从疫情前的34.8%提升至84.2%,基本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理念、技术、标准、方法、评价等在内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方案。
两个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已向世界提供900余门多语种课程
此外,“智慧高教”平台还链接了两个在线教学国际平台,成为全球课程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用户最多的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吴岩介绍,“智慧高教”平台链接了“爱课程”和“学堂在线”两个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向世界提供900余门多语种课程,并向印尼捐赠60门高水平课程用于当地高校教学。同时,在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组织推动下,11个国家的13所著名大学开展国际学分互认,多所高校开设了全球融合式课程。
他表示,“智慧高教”平台的建设目标是汇聚国内外最好大学、最好老师建设的最好课程,成为全球课程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用户最多的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首批上线课程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院士学者课程,学习者可以聆听到经济学家林毅夫、医学家钟南山、敦煌学者樊锦诗精彩授课。点击“爱课程”和“学堂在线”国际版,近千门多语种课程为海内外学生提供零距离的学习服务。
“我们在国际交流方面,要实施在线高等教育的国际领航计划。”吴岩表示,这一国际领航计划包括,进一步做大做强“爱课程”和“学堂在线”这两个多语种、国际化课程的开放平台,丰富课程种类和数量;加强国际开放合作,把中国发起成立的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强国际示范引领。
中小学平台日均浏览量2888万 较“双减”前增24倍
另据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于3月1日试运行。
该平台在原“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基础上改版升级,在原有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两个资源版块的基础上,新增加了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和教改实践经验等四个版块,共有36个二级栏目。现有资源总量达到28052条,新增资源17300条,增加1.6倍。3月1日-25日,累计浏览总量达7.2亿,日均浏览量2888万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40倍。3月14日以来,新冠疫情多地多点发生,部分地区中小学充分使用这个平台保障“停课不停学”,平台总体日均浏览量由3月份前两周的1291万左右提高至后两周的4619万以上,增加了2.6倍。
吕玉刚指出,去年7月中央“双减”文件发布后,平台浏览量、访问人次均呈现高位激增态势。截至今年2月底,原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日均浏览量达2104万,比“双减”文件发布前的日均浏览量增加17倍;今年3月1日平台升级改版试运行后,日均浏览量进一步增加,比“双减”前增加24倍,助力学校“双减”工作。
发布会上,吴岩介绍说,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将于今年12月召开,大会上将首次发布《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报告》,这是首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的发展报告。(完)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侨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