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北京时间19日,中国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高峰回应了美中天津会谈有关情况、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相关工作进度、外商在华投资等经贸热点问题。
1-7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065.2亿元人民币,对外劳务合作派出18.4万人
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在19日的发布会上首先介绍了1-7月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
1-7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06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折合628.1亿美元,同比增长4.2%)。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08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折合785.1亿美元,同比增长12.3%);新签合同额79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折合1232.5亿美元,同比增长1.2%)。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8.4万人,7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60.2万人。
其中,多个领域对外投资持续增长,地方企业继续发挥主力作用。1-7月,流向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8.1亿美元,同比增长32.9%。流向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交通运输、居民服务等领域的投资也呈增长态势。地方企业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84.6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77.2%。
同时,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项目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电力工程建设和一般建筑等领域,占比超六成。
6月23日,广州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北区)仓库开仓试投产。(图片来源:中新社)
2021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将进一步缩减清单,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当天,有记者提到2021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修订工作,询问修订工作是否已基本结束、近期是否有望出台。
高峰表示,关于2021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中国商务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目前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方意见进行认真研究,抓紧推进相关工作。我们将进一步缩减清单,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外商在华投资:2/3的美国企业和近六成欧盟企业计划扩大投资
被问到有分析认为今年中国利用外资增速超预期时,高峰表示,今年1-7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6721.9亿元(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同比增长25.5%,折合美元同比增长30.9%,延续了2020年下半年以来的良好势头。
高峰表示,外商在华投资的预期和信心总体稳定、稳中向好,美国、欧盟、日本等外国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近2/3的美国企业、59%的欧盟企业和36.6%的日本企业计划扩大在华投资。
今年4月,“国内国际双循环、内贸外贸齐驱动——广交会双循环促进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办。(图片来源:中新社)
高峰还称:“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利用外资工作中间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服务力度,帮助外国投资者和外资企业更好地在中国发展。”
美中经贸:保持正常沟通
针对7月26日的美中天津会谈,记者询问,在会谈中两国对贸易关系有何新的讨论,最近有何新进展。
高峰表示:“关于中美天津会谈的有关情况,中国外交部已经作了发布。我能告诉你的是,中美在经贸领域保持着正常沟通。”
3月18日,首届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在福州举行,亚马逊等知名跨境电商参展。(图片来源:中新社)
据此前报道,北京时间7月26日上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同美国国务院常务副国务卿谢尔曼在天津举行会谈。谢锋在会谈后的吹风会上透露,中方向美方提出两份清单,一是要求美方纠正其错误对华政策和言行的清单,其中包括停止打压中国企业,撤销对孟晚舟的引渡等;另一份是中方关切的重点个案清单,如中国部分留学生来美签证遭拒,中国公民在美遭受不公正待遇等。
在当天晚些时候的中国外交部例行发布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双方就各自和共同关心的广泛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美方就气候变化、伊朗和朝核等问题寻求中方的合作与支持。美方应当树立正确的合作观,不能一边寻求合作,一边损害中国利益,这是行不通的。
舟山港因疫情局部关闭:将增强外贸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发布会上,有媒体就“宁波舟山港因疫情局部关闭”一事提问,称有观点担心这将加剧原本紧张的国际运力,询问中国商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力保全球供应链稳定。
高峰表示,本月11日宁波舟山港出现散发的新冠疫情后,梅山港区关闭,部分进出口业务受到暂时的影响,当地政府和有关企业已经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梅山港区船舶已经调整至其他港区作业。目前,宁波舟山港总体运行平稳。
高峰介绍,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持续增强中国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补链、固链、强链,同时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和国际物流稳定畅通,与各贸易伙伴携手努力,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发展。(完)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侨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