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讯】面对煤电能源紧张的局面,中国官方近日宣布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并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此举对中国居民生活会产生何种影响,中国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绍宗表示,此次改革特别强调要保持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的稳定,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没有直接影响。
中国国家发改委12日在官网刊登《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了四项重要改革措施,包括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燃煤发电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在“基准价+上下浮动”范围内形成上网电价。其次,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由现行的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路透社分析,在煤价高涨背景下,这应有助于缓解煤价高、电企亏的“跷跷板效应”。煤炭紧缺、煤价高涨导致发电厂发电意愿不足,叠加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导致中国多地限电限产,政府正多措并举保障电力供应。
在政策发布后,中国国家发改委召随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外界关切。
彭绍宗表示,此次改革,特别强调要保持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的稳定,对CPI没有直接影响。如果市场交易电价上浮,会在一定程度推高企业特别是上游生产企业用电成本,对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有一定推升作用,但改革措施有利于改善电力供求状况,更好保障企业用电需求,促进企业平稳生产、增加市场供给,从总体上有利于物价稳定。总体来看,此次改革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是有限的。
中国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也表示,此次改革,明确居民,也包括执行居民电价的学校、社会福利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公益性事业用户,以及农业用户用电,由电网企业保障供应,仍执行现行目录销售电价政策。改革实施后,居民、农业用户将和以往一样购电用电,方式没有改变,电价水平也保持不变。
近期,中国多个省份轮番拉闸限电,对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都造成一定影响。
据北京央广网报道,中国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李克强9日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时指出,能源安全事关发展安全、国家安全。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能源需求不可避免继续增长,供给短缺是最大的能源不安全,必须以保障安全为前提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着力提高能源自主供给能力。
李克强同时强调,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要科学有序推进实现“双碳”目标,这必须付出长期艰苦卓绝努力。要深入论证提出碳达峰分步骤时间表路线图。坚持全国一盘棋,不抢跑,从实际出发,纠正有的地方“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确保北方群众温暖安全过冬。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更多依靠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降碳,提升绿色发展能力。(完)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侨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