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中国长影集团发布消息称,长影导演、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前宽于北京时间12日上午8时29分在浙江宁波慈溪逝世,享年80岁。李前宽与妻子肖桂云这对“银幕伉俪”联合执导的1989年版《开国大典》如今来看仍然是主旋律电影的经典佳作,李前宽生前回忆该片创作过程时曾说,突破模式去呈现真实、历史的毛泽东和蒋介石,才能服人,也能感人。
带着46元赴京赶考 与同窗肖桂云结为“银幕伉俪”
综合中新网、《广州日报》报道,李前宽于1941年1月4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出生,1964年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此后创作了很多经典主旋律电影,代表作包括《佩剑将军》《开国大典》《重庆谈判》《决战之后》《七七事变》《传奇皇帝朱元璋》《星海》等。
李前宽与妻子肖桂云是中国影坛知名的“银幕伉俪”,两人曾联合执导多部主旋律电影。北京《中国艺术报》2011年1月曾刊文《李前宽:一个导演的电影观》,文中,李前宽自述从影经历,称自己18岁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时,母亲四处借钱凑够了46元(人民币,下同)送他赴京考试,一番波折后才进了北影。在学校,他结识了同窗肖桂云,毕业后都进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1968年国庆节,我们在长影一个潮湿阴凉的陋室里热热闹闹地结婚了”。
1982年,李前宽和肖桂云开始合作,联合执导了电影《佩剑将军》《开国大典》《黄河之滨》《决战之后》《重庆谈判》《七七事变》等多部作品,为大银幕留下了多部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佳作。1993年他们联合执导的历史电影《重庆谈判》获得“华表杯”政府优秀影片奖、第17届百花奖优秀影片奖。2011年,二人联合执导传记电影《星海》,该片以冼星海的童年往事为主要内容,该片是李前宽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
2019年10月24日,中国美术馆举办学术讲坛,邀请李前宽、肖桂云夫妇分享艺术创作历程。图为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右)为李前宽、肖桂云夫妇颁发邀请函。(图片来源:中新社)
李前宽将电影的题材集中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他执导的电影作品具有史诗的气质和丰富的历史场景,不仅掌握深厚的历史功底,对于人物刻画也造诣颇深。2005年12月28日,在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大会上,李前宽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奖。
2018年9月2日,在“长影之夜”晚会上,李前宽回忆艺术生涯时曾表示:“电影人就是用作品说话,用作品体现你对人民和国家的大爱、情怀”。
《开国大典》创造多个奇迹 曾参加奥斯卡外语片展映
李前宽和肖桂云联合执导的《开国大典》于1989年9月上映,该片曾斩获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1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89-1990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第12届长影“小百花”奖、第十届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等5项大奖的15个奖项。另据北京光明网报道,《开国大典》还曾在香港连续放映147天。
李前宽生前曾表示,《开国大典》创造了多个奇迹:“在3个月之内筹备完成,500万元的投资,最终赢得1.7亿元票房,数亿观众观看影片,并代表中国电影参加第62届奥斯卡外语片展映。虽然这部影片的很多工作人员都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留在银幕上的光辉形象和英名将和影片永存。”
李前宽在《一个导演的电影观》那篇文章中回忆《开国大典》的创作过程,他认为国共双方的领袖应该是活生生真实的历史人物,一定要突破以往模式化的表现,应人性化地去表现真实、历史的毛泽东,真实、历史的蒋介石,这样才能服人,也能感人。电影里有这样一段戏:蒋介石下野后,到江防司令部视察,看到正在打麻将的李襄南正在讽刺自己:“老蒋半个江山都丢了,咱这算啥?”当李襄南发现蒋介石站在自己身后时,顿时呆若木鸡。
李前宽说,按一般的处理方式,肯定是要表现蒋介石冷酷无情,李襄南跪地求饶。“但我们不想这样常规地表现。我要让戏静下来,这时候越静,火药味就越足。”
李前宽(右)、肖桂云(左二)在拍摄《开国大典》期间为演员说戏。(图片来源:长影集团官方微博)
于是,在电影里,蒋介石不说话,走到作战地图前一拍,落了很多灰,很明显好久没翻看作战地图了。蒋介石又走到镜头前同几个人一起打麻将,连赢几圈。蒋介石站起来说:“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长江天险能否守住,全靠诸位仁兄了。拜托。”言罢转身就走。这时,李襄南激动地喊道:“委座,李襄南誓与长江共存亡!”
李前宽说,当时饰演蒋介石的演员认为这段戏是“戏眼”,想连说三次“拜托”。但他认为只能说一次,“因为对于堂堂委座蒋介石而言,说一次‘拜托’就不得了啦,喊三次‘拜托’就失掉身份了,也冲淡了‘拜托’的意味。我告诉演员,‘拜托’不要说得声音太大,要从嗓子眼里轻轻挤出来,有动情的感觉。看成片这么拍,果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完)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侨报网